正在整理回收垃圾的王玫。
西江日报记者 万涛
肇庆自积极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以来,居民对垃圾分类的做法有支持、有困惑……然而总有一部分人愿意站出来,身体力行,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中点亮一盏盏明灯,作为垃圾分类宣传使者,王玫就是其中一位。
王玫会不厌其烦地向左邻右舍宣传,身体力行,以身作则,小区内、邻里间,聊天时,她常把“垃圾分类,人人有责”挂在嘴上、记在心里,三句不离本行,不忘推进垃圾分类的那些事。
王玫认为,其实“润物细无声”的行动有时比语言来得更直接,能在潜移默化中通过自己的行为,带动家人、朋友、邻里共同参与垃圾分类和文明城区的建设。
对于垃圾分类,她有自己一套方式,她始终相信,在更多宣传使者的共同努力下,居民能逐渐学会自己分类,从生活细节处做一点小改变,就能给垃圾处理的工人们省去很多麻烦,垃圾分类也会做得越来越好。
“我也是一点一滴开始意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的,然后自己慢慢学习垃圾分类的知识。” 王玫认为,垃圾分类知识是日积月累的成果。对于家庭来说,垃圾的合理分类和回收,不仅能减少垃圾排放,还能通过垃圾分类使之重新变成资源。
理想的收置方法能让生活变得更加有序。在王玫家,她特意设置了专门的垃圾分类点,选择了可以反复使用的环保袋和塑料收纳盒进行生活垃圾分类。为了让这个垃圾分类点兼具实用和美观,让它能更好地融入整个家居环境中,她还特意进行过精心设计。
在王玫家里,记者看到她家的垃圾桶上面分别标明着“其他垃圾”和“易腐垃圾”的标签。王玫告诉记者,这样一个简单的操作就可以在家里完成初步的垃圾分类,对于普通家庭这是慢慢养成良好的垃圾回收习惯的一个好的开始。
王玫认为,在家庭中刚开始实施垃圾分类好像会比较麻烦,但积极的影响是深远的,从现在开始,从生活的一些细节做起,垃圾分类其实并没有那么难,一旦开始后,它会使居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