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日报记者 林琳 通讯员 刘潜
目前,高要已建成使用的各级水厂日均供水规模超36万吨,9家自来水厂达到千吨万人建设规模,其中3家水厂日均供水规模超8万吨。
专业化的消毒过滤供水运作模式,充分保障了饮用水的安全,让更多的人民群众喝上干净、放心、安全的自来水。
2022年以来,高要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部署,把农村供水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民生工程来抓,围绕我省农村供水“三同五化”的目标任务要求,以“大水源、大水厂、大管网、大联通、大管理”的供水高质量发展工作思路,科学谋划,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和改造提升。
大水厂保障农村用水稳定
大管网提高规模化供水覆盖
按照“同饮西江水”的规划思路和保护原则,通过建设大水厂、整合小水厂的规模化办厂方式,加快推进水资源集约的水质稳定和科学配置工程,着力构建“丰枯互补、区域互济、江河互通”的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切实保障人民群众饮用水稳定和卫生安全。
据统计,高要目前已建成使用的各级水厂日均供水规模超36万吨,其中以西江水为水源的城镇自来水厂日均供水规模达31.3万吨。共有9家自来水厂达到千吨万人建设规模,其中3家水厂日均供水规模超8万吨。
按照“能延则延,能扩则扩”要求,该区大力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农村供水规模化发展,通过将城镇周边村庄纳入城镇供水系统,减少小型分散供水人口数量,形成集中连片供水格局。专业化的消毒过滤供水运作模式,充分保障了饮用水的安全,让更多的人民群众喝上干净、放心、安全的自来水,切实将“民生痛点”变为“发展支点”,实现了农村供水从“源头放心”到“龙头安心”的目标。截至目前,高要区千吨万人水厂延伸主干管网长度已达1044公里。
大联通实现城乡一体化格局
大管理确保农村供水工程长远受益
按照“城乡统筹、资源整合、规模发展、专业运营”的总体思路,大力推行“整合各镇级水厂与优化全区自来水管网同步进行”的模式,对全区城乡供水实行统一规划建设,完善和改造供水设施。一是在江南片区,通过改造城镇管网和铺设应急备用水源管网,成功互通了11个镇(街)的自来水管网;二是在江北片区,通过增加高位水池和铺设自来水管网,成功连通了四个镇区。目前,全区城镇自来水管网互连互通已达82.35%,基本实现城乡一体化格局,从而科学调配水资源,大幅提升全区供水保障能力。
为彻底解决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建后管护难的问题,该区遵循“立足实际、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原则,对现有镇级水厂进行改制,以股权划转的方式进一步资源整合,由高要区南金水务有限公司(国有企业)作为垂直管理的主体责任单位,对全区小型集中供水工程进行统一、专业化的运维管理。按照“三个责任和三项制度”的要求,建立完善农村饮水安全管理责任体系的管护机制,对镇村供水运营管护实行分级管理,基本实现农村供水工程县级统管目标。截至目前,该统管单位的供水服务涉及280宗城镇自来水管网小型集中供水工程、惠及67.39 万人(占全区人口 90.23%),基本实现了农村供水工程“统一运行管理、统一净化消毒、统一维修养护、统一水质检测”的专业化管理模式,为初步实现农村供水管理“一张图”打下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