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日报讯(记者 夏紫怡 通讯员 陆莉诗)矫正驼背的形体棍、改善脖子前倾的颈托、纠正腿型不直的鞋垫和绑带……如今,五花八门的改善不良体态的“神器”吸引不少市民买单。那么这些“网红神奇”究竟有没有实用之处呢?如何选择正确的矫正体态方法呢?带着疑问,记者采访了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医师沈兴邦。
“因为工作需要整天对着电脑,坐得也久,时间长了,感觉自己有些驼背和脖子前倾,看到网络平台推荐,就想买一些矫正体态的神器试试。”供职于传媒行业的李女士告诉记者,在坚持使用了一段时间形体棍后,她感觉效果不大。
对于当前盛行的矫正不良体态的“网红神器”,沈兴邦认为,在医学上,判断一个治疗工具或者保健工具是否有效,要从它的原理、用法以及作用部位等方面分析,而不能只看表象。以形体棍为例,操作起来会使肱骨头外翻前突,形成类似圆肩体态,同时其受力点位于胸腰交界或腰部,容易造成假性大肚子、骨盆前倾等情况。“每个人的身体情况不一样,有些人是驼背,有些人是脊柱侧弯。如果单纯只是借助某一个产品矫正,有可能会进入一种误区,适得其反。”
而近两年来,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开展了青少年脊柱侧弯和不良体态筛查夏令营活动,在筛查的800多名学生中,8成学生有不同程度的不良体态情况,如驼背、头前倾、圆肩、骨盆前倾等。
“主要原因还是在不良姿势情况下坐的时间久或不正确背书包等,经络肌肉痉挛、筋膜粘黏,久而久之,慢慢形成不良体态。”沈兴邦指出,驼背、圆肩、头前倾等不良体态的形成,是一个渐变过程,不注意改变它,还会引发除颈肩疼痛以外的一些诸如头晕、心慌、视力模糊等等的问题。
那么怎么改变呢?沈兴邦建议,首先从调好坐姿开始,如看电脑时,视线保持与电脑上三分一平行的姿势。另外,坐了45-60分钟就起来活动一下筋骨。同时对于以上问题,可以做一下针对性的功能操。如“墙上天使”“头后抗阻”“桌面胸部伸展”“开胸开肩运动”等。“以上都是相对简单而针对性较强的功能操。因为体态调整牵涉到呼吸、下肢生物力学等原因,如果出现劳损性疼痛、反复落枕、反复颈肩痛,或者想更系统效果更好地改变体态,还是得请教相关专业的人士。”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